? 中新网烟台8月14日电 题:渤海湾畔“守夜人”:筑起海域清静“智能围栏” 作者 王娇妮 李鹏君 王喆 破晓时分,烟台海事局船舶交通治理中心值班室内灯火通明,大屏幕上,密密麻麻的船舶标识与航道线交织。这里既是渤海海峡航运清静的“神经中枢”,也是军事禁航区的“第一道防地”。 今年7月18日2时25分,该值班室的警报突然响起,值班职员收到报警:一艘油轮正驶向砣矶水道军事禁航区。监控显示,这艘129米长的外国油轮偏离了正常航线,朝着砣矶水道驶去。该区域不但是军事禁航区,周围尚有水产养殖区,一旦突入效果严重。 “连忙呼叫,要求转向!”值班长钟锋下达指令。值班员马陆用英语向外籍油轮发出提醒与忠言。在油轮即将越线的2时39分,船位标识终于转向,14分钟内化解了;。 渤海海峡是船舶收支环渤海口岸的唯一通道,漫衍着老铁山、砣矶、长山、登州四洪流道,其中南北砣矶水道榨取海内外商船通行。此前外轮误闯事务时有爆发,2024年12月,一艘英国籍散货船穿越砣矶水道,滋扰军事禁航区交通治理秩序,引发的索赔纠纷仍在诉讼中。 为找到外轮“迷航”泉源,烟台海事局船舶交通治理中心的赵常林、范迪、李鹏君、刘恒旭组成团队,通过大数据剖析和实地登轮走访,发明四大诱因:部分外轮电子海图禁航区标注不清;海员制订航次妄想时粗心;要害水道信息在英版航路指南和电子海图中保存拼音与英文混用;部分船舶暂时改道误将禁航区当“清静航线”。 找到缘故原由后,烟台海事部分着力构建集精准宣教、智能监控、优质效劳于一体的立体防地。他们制作中英文警示质料,通过官方微信宣布,被数十家政企平台转载;借助环渤海海事羁系一体化机制,协调多地海事机构将禁航信息纳入外轮收支港“双提醒”流程,要求署理在船舶离港或入口岸申报前送达警示质料;联合国际保赔协会向全球船东会员推送警示。 据悉,“智能监控”是防护系统的焦点。该团队比对种种海图数据,在砣矶水道两侧设置智能电子围栏,为船长超70米的外籍船舶划定虚拟警戒线。船舶靠近时,辖档廷即触发声光报警,并向值班职员手机发送报警短信,实现危害“零时差”响应。 同时,该团队还联合北海航海包管中心烟台航标处,起草《庙岛群岛禁航区海事羁系与航海包管研究》,推动在禁航区两侧增设虚拟航标,让禁航信息更清晰,镌汰因信息模糊导致的误闯。 现在,这套立体防地效果显著,2025年上半年烟台辖区军事禁航区实现“零穿越”。 深夜,烟台海事局船舶交通治理中心值班室内,值班员们仍紧盯着屏幕上闪灼的船位标识。那些精准的电子围栏,筑起了清静屏障,守护着渤海湾的安定。(完)